
融資難、融資貴一直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痛點。記者近日從天元區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工作專班(以下簡稱“工作專班”)獲悉,自去年10月建立專項工作機制以來,該區通過開展線上線下企業走訪、構建政銀企協同機制、創新金融產品等舉措,累計為小微企業授信超61億元,發放貸款超34億元,惠及企業超2100家,著力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“慢、難、貴”等問題。
線上線下走訪企業3.8萬家
“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,希望能夠得到銀行資金支持。”湖南興天宏實業有限公司是天元區一家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小微企業,近年來得益于株洲汽車產業的發展,公司經營蒸蒸日上,企業管理者有了更新設備、擴大產能的想法。然而,較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卻成了難題。
得知企業需求后,3月21日,天元區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工作專班,會同株洲農村商業銀行動力谷支行的負責人,來到了該公司。
工作專班“牽線搭橋”,企業、銀行面對面,湖南興天宏實業有限公司擴產資金有了著落。株洲農村商業銀行動力谷支行負責人表示,“興天宏符合我們的小微企業貸款發放政策,我們將盡快放貸,確保企業擴產順利進行。”
像這樣的局面,在天元區的眾多小微企業里紛紛上演。據了解,工作專班根據行業部門、銀行職能設立27個走訪工作組,覆蓋七個鎮(街道)、九個專業園區,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已走訪小微企業數量超3.8萬家。其中,針對外貿出口企業,依托新成立的出海辦專班開展走訪活動,已走訪企業269家,為銀企牽線搭橋,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“抱團”出海,提供資金支持。
22家銀行發放貸款34億元
建立走訪清單、申報清單、推薦清單三個清單,串聯銀行和企業之間的需求,為小微企業“量身定制”融資方案……為了讓小微企業盡快喝到金融“活水”,工作專班做的工作還有很多。
天元區充分發揮“湘信貸”平臺作用,積極推動22家銀行入駐平臺,幫助金融機構精準識別企業資質,鼓勵銀行優化審批流程、開辟“綠色通道”,做到“應貸盡貸”“能貸快貸”,引導金融機構為信用良好的小微企業提供更普惠、更高效的金融服務產品。
與此同時,安排專人每日登錄平臺進行任務處理,在收到企業融資需求后4天內完成受理,30天內完成對接并作出是否授信的決定,避免任務超期。
對于不符合授信條件的企業,工作專班則及時跟進輔導,盡可能精準推薦相匹配的銀行進行走訪對接。例如,三豐醫神科技公司因不符合郵儲銀行貸款資質未申請貸款,工作專班另行邀請長沙銀行市民中心支行進行二次上門走訪,目前正在洽談融資需求。
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天元區累計推薦小微企業2722戶次,受理2683戶次,授信2116戶次,授信金額超61億元,發放貸款超34億元。
創新金融產品支持初創型企業
初創型企業、大學生創業對于資金需求更大,比小微企業更難達到銀行貸款要求,怎么辦?對于這類企業,天元區打出了金融創新產品組合拳。
該區創新開發“科技擔”金融產品。針對初創型企業,出臺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貸款業務管理辦法,天元區財政預算專門安排風補資金,以風險分擔機制引導銀行降低貸款門檻和擔保機構降低擔保費率,提升企業貸款成功率,減少融資成本。
大力推廣知識價值信用貸。天元區財政預算每年專門安排風補資金2000萬元,并爭取省科技廳、財政廳等額風補配比2000萬元,引導放大貸款額度,撬動年融資總規模,著力緩解了融資額度不夠的問題。2021年以來,累計為461家企業發放貸款超過15億元,業務規模在全省高新區中排名第二。
設立專項資金池支持大學生創業。出臺《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(試行)》,專門設立專項資金池,采取無償資助與事前支持的方式,降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門檻,提供全流程的創業服務。
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進一步整合全區資源和力量,破解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、政策傳導不及時、金融資源分布不均衡等難點與堵點,引金融“活水”精準滴灌每一個小微企業,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添能。
責編:張彌郁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